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哈哈文学网 > 女频言情 > 重生八零全家要逆袭

重生八零全家要逆袭

gaosping作者 著

女频言情连载

李丽娟辛辛苦苦的操劳了大半辈子,还没有好好的享受生活,便被查出患了癌症。治疗无效后,她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等待死亡的到来。没想到并没有经历死亡,反而经历了一次重生!李丽娟回到了八零年代,那一年她正值六岁。看着熟悉的家人,小小的人儿不由得激动地热泪盈眶。这辈子,她发誓要努力赚钱,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……

主角:李丽娟,卫阳   更新:2022-07-16 02:42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丽娟,卫阳的女频言情小说《重生八零全家要逆袭》,由网络作家“gaosping作者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李丽娟辛辛苦苦的操劳了大半辈子,还没有好好的享受生活,便被查出患了癌症。治疗无效后,她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等待死亡的到来。没想到并没有经历死亡,反而经历了一次重生!李丽娟回到了八零年代,那一年她正值六岁。看着熟悉的家人,小小的人儿不由得激动地热泪盈眶。这辈子,她发誓要努力赚钱,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……

《重生八零全家要逆袭》精彩片段

李丽娟是被哭醒的。

她记得自己体检查出肝部有肿瘤,操劳了大半辈子,正在ICU病房中等待大限的到来。

哭声断断续续,吵得她头疼,重症区怎么会有孩子的哭声?是谁在哭?

李丽娟努力睁开眼,就看到了花花绿绿的顶棚。这样的顶棚是八十年代农村常见的样式,把高粱秆子扎起来,再用浆糊糊上一层花花绿绿的纸。李丽娟记得爸爸妈妈结婚之后张罗着盖的第一座房子,就是扎的这样的顶棚。

几年之后,因为顶棚上面闹老鼠,爸爸妈妈收拾房顶的时候索性就把这顶棚给拆了,换了白色编织袋做的顶棚,看着也清爽了很多,但是这个花花绿绿的顶棚一直留在李丽娟的记忆里面。

李丽娟想要起来,却觉得浑身酸疼。

好不容易爬起来,看到自己身上盖着一床红底蓝花的被子,身边还躺着一个盖着红底白花小被子的小孩子,摊手摊脚睡得正香。

李丽娟端详睡得小脸红扑扑的孩子,越看越觉得像自己妹妹小时候的样子。

屋子里没有钟表,窗外光线不是很明亮,喘了几口气,李丽娟咬咬牙下了床。

地上摆着一双红色条绒布做的带偏扣的鞋子,趿拉着穿上,李丽娟扶着床走到门口。轻轻拉开门,就看到一个人在那静静的坐着,垂下头双手紧握。

李丽娟看到这个背影,再看看屋里的摆设,脑子里轰的一下。

这分明是她六岁那年,妈妈生弟弟的时候啊。

李丽娟后来听爸爸说过好多次,这天她因为发烧被老师从幼儿园送了回来,而家里人都在忙活妈妈跟弟弟,没人能腾的出手照顾她。她烧成了肺炎,后来去乡里的卫生院挂了好几天的盐水。也因为这个,她的呼吸系统一直不好,父亲李振兴跟母亲赵明岚一直觉得亏欠她。

李振兴扭头一看,发现李丽娟站在门口,赶紧站起来去摸她的额头:“娟娟,怎么起来了,现在觉得身体怎么样?”父亲的手掌温暖干燥,李丽娟摇摇头说:“我觉得好多了,妈妈怎么样了?”

我觉得好多了,妈妈怎么样了?”

李振兴拉着李丽娟坐在小板凳上,说:“你姥姥跟你奶奶在里面呢,说你妈妈没事。”妈跟弟弟都没事。”

李振兴把李丽娟揽到怀里,问:“你怎么就知道一定是弟弟呢?”

李丽娟没有作声,她只觉如在梦中。

李振兴用手轻轻拍了拍李丽娟的背,目光又转回东边那个紧闭的房门上。

一阵婴儿的啼哭声继续响起,所以现在是弟弟在哭?

李振兴一下子就站了起来。门开了,李丽娟看到奶奶端着个盆子走出来,一脸笑意对李振兴说:“老大,娟娟她娘生了个胖小子,你等着,我这就去拿秤来称一下看看有几斤。哎哟,这小家伙,手脚那个有劲哟。”

李家奶奶说完,就急匆匆的就往大门口走去。

李丽娟看着奶奶的背影,心里想着,原来奶奶这个时候是这么年轻,还会高兴地笑。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没有再见过奶奶的笑容呢,好像是大姑出事之后吧。

李家大姑娘叫李振瑶,跟李家二儿子是龙凤胎,是李家六个姊妹中长得最漂亮的,个子也高,是很多小伙子心仪的对象。

李振瑶跟外地来的一个插队的结了婚,后来这个人考大学走了,还把李振瑶给接过去,让她顶了婆婆的职。

村里人都说,李振瑶是个有福的,这下飞上枝头变凤凰了。结果突然某一天,一个陌生人给家里送来了一盒李振瑶的骨灰。

李家一家如遭雷劈,好好一个漂亮大姑娘,怎么突然就变成了一盒骨灰?人是怎么死的?

为什么是个陌生人来送骨灰,她男人呢?她儿子呢?

陌生人说男人工作忙,来不了,他跟那家关系也不熟,骨灰一送到直接就告辞了。

李奶奶直接就哭昏了过去,一家人忍着巨大的悲愤办了丧礼,全家人去城里要个交代。

去了她男人的单位,看门人压根不让他们进去,多去了几次,才知道她男人去外地出差了。

问李振瑶是怎么死的?所有人都讳莫如深,李奶奶不服,拼着一大把年纪去居民区不停找不同人问。

李奶奶去学校找到了外孙,也就是李振瑶的儿子,他告诉李奶奶,李振瑶是跳楼死的。

为什么跳楼?

李振瑶在家当家庭妇女,给瘫痪的婆婆把屎把尿,养老送终,得罪了谁?

原来她男人读书时候就有相好的,一面把李振瑶接过去照顾他妈,一面在校园里和初恋谈情说爱。

工作后,初恋逼着她男人和李振瑶离婚,李振瑶不愿意,初恋就趁她男人上班的时候,带着人来家里,把李振瑶的东西一样一样往外扔,完事了,把李振瑶抬出去扔到了屋外。李振瑶是个性子烈的,直接跑到楼顶一跃而下。

李家人一听,全炸了窝,这是欺人太甚了!

李家人想为李振瑶的死讨个说法,就想要个公道,结果正义没得到,反而被那男人和他相好家的人给欺负了。

李家兄妹几个不仅丢了工作,后来发展的小买卖也被逼着关了门,最窘迫的时候甚至没有住的地方。

李奶奶郁结于心,没几年就去世了。

今年是一九八六年,大姑李振瑶现在还在省城费心费力的伺候瘫痪在床的婆婆吧。

李丽娟还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,突然被爸爸一把抱起来。

李振兴高兴的说:“娟娟,你娘还真的给你生了个弟弟呢。”

他也不是重男轻女,只是因为儿女双全高兴而已。

李丽娟看到爸爸开心的样子,不由得抿嘴一笑,苍白的脸看起来有了些气色。

东屋的门又开了,一个长相可亲的老太太走了出来。李丽娟眼中含着泪,姥姥离开也好多年了,从小他们姐弟三个就没少受姥姥的照顾,

李丽娟记得姥姥是在她大学毕业第二年去世的,她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用自己挣的钱给姥姥好好买一件礼物,就没了孝敬的机会。

那个时候,李丽娟满脑子都是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遗憾。自那以后,她就歇了出去闯一闯的心思,好好的守在父母身边。

姥姥刚把锅里煮熟的鸡蛋捞起来放到盆里,就听到西屋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,她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:“哎哟,我的小囡囡[nānnān]醒了啊,来了来了,姥姥来了,快别哭了。”


是妹妹醒了,妹妹从小就是姥姥带着长大的,姥姥对她好得不得了,妹妹也时刻把奶奶放在心上。

自李丽娟记事起,姥姥就一直陪在他们身边。

姥姥从没有说起过姥爷的事情,她只从别人那里听到姥爷早些年参军去了,后来就没有再回来,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。

李丽娟还在想着呢,姥姥抱着眼里还带着一包泪的妹妹从西屋出来了。李丽媛看到李丽娟,伸着手使劲往她那边够,李丽娟见了,起身从姥姥的怀里把人接过来。

姥姥看得心脏直跳:“你这发烧刚好呢,自己身子还发软,抱了妹妹你俩都再摔了。”

李丽媛不干了,咧着嘴准备要哭,李丽娟拉着妹妹的手,说:“媛媛不哭,姐姐身体好了再抱你好不好,咱们先去看弟弟。”

李丽娟跟在姥姥身后进了东屋,看到爸爸正趴在炕上,一脸傻笑的看着襁褓中的小婴儿。

赵明岚躺在烧的热乎乎的炕上,看到姥姥带着俩孩子过来了,挣扎着要起来,姥姥拦下她:“你别动你别动,躺着就好,我带着她们俩过来看看弟弟。”

李丽媛看到躺在襁褓中的弟弟,挣着要过去,姥姥把她放到炕上,她就爬过去跟小婴儿并排躺在一起,对着自己的爹一个劲的傻笑,惹得几个大人都笑了起来。

赵明岚看着脸色还有些苍白的李丽娟,说:“娟娟,身体怎么样了?还烧吗?”

李丽娟摇了摇头:“妈妈,我不烧了,好了。”

赵明岚听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,这孩子下午被老师给送回来的时候都烧迷糊了,正好那个时候她的肚子开始发作,家里就这几个人,只能是先把孩子放到西屋里面,一时也没顾得上。

看现在孩子已经退烧了,心也就放下不少。

姥姥看外面天色不早了,就说:“你们爷仨先出去吧,让这娘俩先歇一歇,我去熬点小米粥。娟她娘啊,你先吃俩鸡蛋,喝碗鸡汤垫一垫。”

李丽娟跟着李振兴到了了外间,就看到小姑过来了。

记忆中小姑嫁的不好,对方也是一般的农家,但是小姑父心里有人,结婚之后都有俩孩子了,小姑父还跟人家牵扯不清,过了许久小姑才知道事情的始末。小姑想要离婚,但又舍不得两个孩子。那个时候家里人自顾不暇,根本就顾不上小姑,小姑日子过得不顺,心情不好,才四十岁的人看着跟五六十岁的人一样,让李丽娟姊妹几个心疼的不得了,最终还不到六十岁就郁郁而终。

李丽娟望着年轻的李振琼发呆,现在的小姑,还没有开始找对象呢。小姑喜欢做衣服,要不是奶奶不愿意小姑离得远了,小姑早就去城里开服装店了。

李振琼看到李丽娟呆呆的样子,过来摸了摸她的脑门:“听你奶奶说你下午发烧了,这会没事了吧?”

李丽娟摇了摇头,只觉得小姑的手温暖柔润。

小姑笑嘻嘻的说:“我先去看你弟弟,待会儿再过来帮你烧火做饭啊。”

看到大家都忙活起来,李丽有些娟怔怔,此时才有些这不是梦的真实感。每个人摸在她脑袋上的手和上面的温度都是那么地真实,他们手上的温暖都熨帖到了她的心里。

想起前世他们这一大家子的命运,李丽娟觉得心酸无比。就因为想为大姑要个说法,爸爸和三个叔叔都没落得好。爸爸创业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压,让那时正当壮年的爸爸看起来苍老很多。小叔才大学毕业,就被安排到一个穷乡僻壤,直到表弟站起来,那个男人被扳倒了,他们一家才算是脱离了苦海。

但是那个时候小叔已经过了最好的年龄,根本就没法跟他的那些同学比。后来二叔三叔只能在家里种地,好在村里民风淳朴,大家对他们这一大家子还算照顾。

李丽娟真的想不明白,大姑给那男人生孩子,还为他照顾老人,到最后一点好都没落着[zháo]。而且大姑自己解脱了,他们这一大家子却掉到了坑里。

她越想越委屈,心里也越恨,眼眶都红了,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。

李振琼抱着李丽媛从东屋出来的时候,看到李丽娟的表情,吓了一大跳,她走到李丽娟跟前:“娟娟,你这是怎么了?谁惹你了?”

李丽娟眨了眨眼睛,掩饰了脸上的表情:“小姑,没人惹我,就是觉得我是姐姐,以后得好好的照看弟弟妹妹。”

李振琼听了,笑着说:“哎哟,有你这个姐姐照看着,媛媛跟你弟弟可是最幸福的弟弟妹妹了。”

李丽娟点了点头:“那当然,小姑,以后我也保护你,我要让你当最幸福的小姑。”

“好,那我就等着你来保护我了。来,你跟媛媛在旁边等着,我给你们做饭吃。”

李丽娟牵着妹妹的手站在一边,小姑手脚麻利地把外面厨房里面的泥炉子搬到房门口,把锅放上去,下面熬稀饭上面馏馒头,还找出了两个细细长长的红薯,埋到炉子下面的灰堆里面。稀饭熬好了,李振兴过来换上炒菜的锅子,炒了个大白菜,一家人这才准备吃饭。

吃过饭,小姑帮着收拾了桌子,大家坐下来聊了没几句,二叔李振国跟二婶李雪就牵着他们家的孩子过来了。

二叔跟二婶家里有个小姑娘,比李丽娟小三岁。二婶是本村的,没结婚的时候就在村里的育红班上课,育红班也就是后来的幼儿园。二婶算是村里的民办老师,结婚之后工作也没有放下。

二婶娘家比较厉害,是村子里户门比较大的人家,他们家好几个兄弟,就二婶这一个女儿,家里人从小都宠着。她跟二叔相亲的时候她爹娘其实不是很愿意的,虽然李家有个工人,有固定收入,但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,无论哪家闺女嫁过来,这些都是要成为负担的。

但二婶就是相中了二叔,跟家里闹了好久,家里人才松口让她和二叔结婚。他们两人的感情一直都很好,二叔待二婶真的没话说。

李丽娟还记得上辈子和二叔去市里农业局办事的时候,路上路过百货大楼,二叔非得去逛一逛,逛了半天给二婶买了一件短袖的衬衣,后来她经常见二婶穿那件衬衣。那个时候二叔跟二婶都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,感情还是好得很。

等李丽娟回过神,二叔已经走近了。他手里提着一个箢(yuān)子,里面放着鸡蛋,还有两把干面条。这个时候加工面条很少,都是手工制作的,谁家想要吃面条,都要自己在家里和面擀。二叔带来的这种干面条,是得拿着粮食带着钱去人家家里连买带换才行的。

二婶笑着对李父说恭喜,看到李丽娟牵着李丽媛的手站在门口,赶紧过去伸手摸了摸李丽娟的额头:“下午怎么突然就发烧了呢?你刘老师送你回来才跟我说,要不然我就先带你去卫生院看看。”

二婶虽然是育红班的老师,但没有教李丽娟那一班。

李丽娟摇摇头:“二婶,我已经没事了。”

小姑高高兴兴地说:“二嫂,先进屋里吧,我跟你说,刚才咱娘用秤秤了,七斤多呢,这小伙子真是壮实呢。”

二婶听了,惊讶的说:“这么沉啊,咱大嫂的肚子看着可不是很大呢。”

奶奶从里屋出来了,听到自己的闺女跟儿媳妇在说这个,嗔怪的对小姑说:“小妮子,说什么呢?”

小姑还没有出嫁,有些话可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,这个时候关于怀孩子、生孩子之类的事情,都是比较避讳的,就算要说,也得是关起门来和自家人小声的说,就这么站在院子里大声的说出来,还是有些出格的。


小姑对着二婶吐了吐舌头,做了个鬼脸,姑嫂两个牵着手进了东屋。

奶奶看着亲亲热热的小闺女跟二儿媳妇,眼里带着笑意,对李丽娟说:“娟娟,你带着霞霞还有媛媛去西屋玩。”

李丽娟点头应下,一手牵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妹妹,一手牵着堂妹李丽霞去了西屋。

西屋的屋顶挂着一个四十瓦的白炽灯,灯光是晕黄色的,照的屋子里一片昏黄。

李丽娟把李丽媛抱到床上:“霞霞,你也脱鞋子上来,咱们在床上玩吧,我给你们俩讲故事怎么样?”

李丽霞点了点头,脱了鞋子就上了床。李丽娟把书包拿过来,说是书包,其实也就是用一块花布缝了两根带子的布袋,袋子比较长,可以斜挎着背在身上。

李丽娟伸手摸了摸,里面有两本书,拿出来一看,是两本带着图画的故事书。于是她就在灯光下,让俩妹妹看着书上的图画,而她凭着自己的想象力给她们讲故事。

二叔二婶带着李丽霞走了之后,奶奶跟小姑才回去,姥姥带着李丽娟姐妹俩在西屋睡下,李振兴两口子跟小婴儿在东屋睡。

姥姥忙活了一下午,累的不行,躺下之后就睡着了。李丽媛躺在被窝里,一点睡意也没有。

再有两天就是立冬,这时候的天气已经带着冬天的气息。李丽娟躺在被窝里面,觉得鼻尖冻的冰凉,她拉了拉被子,把鼻子盖起来,心里盘算着后面需要做的事情。

按上辈子的轨迹,爸爸李振兴现在还是县里纺织厂的工人,因为生了三胎,他的工作很快就没有了。之后他会去倒腾东西,那些东西有些是些紧俏货,爸爸凭着这些东西赚了一些钱。他们一家人好日子还没过多久,卖的东西就被人举报了,为了交罚款他们把院子,甚至是村里他们住的房子都卖了,还借从别人那儿借了不少钱,有些钱还带着利息。

那个时候他们真的是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,李家几个兄弟都倾囊相助,亲戚也都借遍了,好歹是把这个大窟窿给堵上了。

因为这个,他们家好些年没有起来,李振兴跟赵明岚两口子整日打零工维持家计,一家子租住在两间平屋里,环境很差。曾经有一天晚上,李丽娟还没睡着,就发现床上爬上来了一只老鼠,那天晚上李振兴和赵明岚在外面上夜班,她抱着弟弟妹妹,姐弟三个瑟瑟发抖,害怕得一宿没睡。

他们姐弟几个的童年说起来都不是特别好,特别是弟弟跟妹妹。妹妹还稍微好上一些,这两年家里条件还不错,她和妹妹吃得好,身体底子也好,弟弟就不行了,弟弟长身体的那几年家里条件不好,父母也都忙着工作维持生计,弟弟病了大多都是抗抗就过去了,没有精心调理,再加上底子不好,从小到大经常生病,成年之后身体也不好。想想那几年的日子,李丽娟就觉得难过,连回忆的勇气都没有。

再过些天,奶奶就会去省城看大姑,李丽娟想着这回她无论如何也要跟着一起去。

其实这次去省城,还是小姑闹要着去的,小姑原想着让大姑劝劝奶奶,让她去县里的技校上学,好好的学学服装设计。小姑有同学在那里上学,回来跟小姑一说,小姑就心动了,上辈子大姑劝着奶奶让小姑去上学了。

小姑毕业之后想要自己开一家裁缝铺子奶奶没同意,那个时候奶奶在给小姑找对象,看中了小姑父,小姑父不愿意小姑开铺子,小姑只能作罢。

不过后来小姑的铺子最终是开起来了,因为那个时候小姑跟小姑父已经分居,小姑一个人带着俩孩子,总得找个吃饭的地方。而小姑父做完地里的活计就去跟村里人一起喝酒,或者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喝酒,挣的钱都不够买酒的。再后来小姑父会去小姑的铺子问她要钱,要不到钱就在铺子里撒泼打诨,等俩孩子大学毕业结婚了,才五十多岁的小姑就早早的去世了,估计是觉得活得太累了。

上辈子小姑嫁得不好,现在还能挽回,而大姑却是要更难一些。李丽娟现在就想去看看那个曾经被叫做大姑父的人,看看那个人的嘴脸,那人看着一副文质彬彬、温文尔雅的模样,做的事情却是那么肮脏。大姑为了那个家付出那么多,那个男人就为了一己私欲,竟然逼死了大姑。

李丽娟开始盘算着要怎么揭穿那个人的嘴脸,最好是让大姑早早的跟他离婚,大姑自己带孩子回来过得艰难些,都比在那里送了命的强。

李丽娟翻了个身,窗户上挂着李母赵明岚自己做的窗帘,用的布是淡蓝色的底子,上面有深蓝色的竹子图案。

这个房子,是李丽娟印象当中最温暖的地方,他们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时间不长,但是留下的都是温馨的记忆。李丽娟深吸一口气,她一个有几十年生活经历的人,经历了那么多的人情冷暖,难道还没有办法把一家人从泥潭里面拖出来吗?

当务之急,就是先去看看大姑,大姑那里是他们一家人悲惨遭遇开始的源头,只要大姑还在,那个男人想要对他们李家人做点什么,也得好好的掂量掂量。

李丽娟想了很多,脑袋跟要炸了似的。现在这小身板,体质真的有些差啊。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,半夜似乎还听到了对面屋子里孩子的哭声,姥姥好像披上衣服出去了。她本想要睁开眼睛看看,但她前一天发烧,身体疲惫,醒了之后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。

李丽娟被停不下来的梦闹得难受,又被一只小手折腾得醒了过来,那只小手一会揪她的头发,一会捏她的鼻子。她睁开眼睛,就看到妹妹李丽媛笑嘻嘻的看着她,圆圆的大眼睛笑成了一条缝。

看到姐姐睁开眼睛了,李丽媛笑呵呵的喊着姐姐。这个小丫头,现在会的话还不多,喊得最清楚的就是姐姐。她只要不去育红班,都会帮着照顾妹妹,妹妹跟她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,自然就会喊姐姐了。

李丽娟看看外面,天已经很亮了,估计得有八点多了,姥姥已经不知道去哪里忙活了。农村的人都早起,即使是冬天也会早早的起来做饭。外面有动静传进来,李丽娟听到有人在说话,大概是村子里的人听说李母生了孩子,过来送鸡蛋送面条的。

这个时候的农村,只要村子里有人家生了孩子,其他人一般会送过来十几二十个鸡蛋,有些则是送两把干面条,关系近些的,还会送些小米。

这个时候的小米还是比较金贵的东西,再就是红糖。

看到李丽娟还在发呆,李丽媛就皱着小脸说:“姐姐,尿尿,尿尿。”

李丽娟听了,飞快的从被窝里出来。墙角放着一个小瓦盆,是专门给妹妹尿尿用的,昨晚上姥姥放好之后让妹妹睡觉之前尿了一次。听到妹妹要尿尿,再看那个小尿盆还在,李丽娟就赶紧把盆拿过来。

拿过来之后李丽娟有些傻眼了,昨晚上姥姥是一手拿着小尿盆给李丽媛把尿的,她能行吗?

李丽媛看到姐姐拿来尿盆,就从被窝里出来了,她浑身上下就穿着一个小秋衣,光着两条腿。李丽娟见了,只能把尿盆放到地上,给妹妹穿上鞋子,让她就这么尿。

李丽媛从小就是个爱干净的聪明孩子,听姥姥说她才十个月就能自己扶着东西挪步,会走之后就不用穿开裆裤了,拉屎撒尿的都会跟大人说,姥姥一直说这是个省心的孩子。

李丽娟这会才真正理解到姥姥的感慨,她自己也养过孩子,哪里不知道照顾一个孩子是多么累人的事情呢。孩子还小的时候,大人每天都要洗尿布,等孩子大些的时候不用尿布了,就得每天洗孩子换下来的衣服。直到后来经济发达,条件好了,才用上了洗衣机、尿不湿,把家长从每天的洗洗涮涮里面解放出来。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