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现代都市 > 精品推荐当我重生三国之始

第4章 公嗣隐行观敌情 仲达深谋迷蜀阵

发表时间: 2024-05-24
在五丈原的前线帐篷外,黄昏的余晖映照着一片寂静的战场。

正当士兵们在准备晚餐,放松一天的疲惫时,一道不起眼的身影悄然接近诸葛亮的帐篷。

穿梭在守卫间。

守卫们对此人身份竟震惊到无以复加。

在第一次北伐的筹备期间,李昊也在思考应该如何更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。

他得出的结论是御驾亲征,但很快被他自己否决了。

他清楚地记得,上一次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不谨慎的御驾亲征。

他不希望重蹈覆辙,决定采取更为谨慎和隐秘的方式来接近司马懿,以免激起过大的波澜。

在历史的长河中,司马懿多次参与对抗诸葛亮的北伐,他在各个阶段都表现出极高的军事谋略。

考虑到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多次对决,李昊决定在司马懿被曹睿派往前线指挥时,找机会观察一下他。

特别是在司马懿初次被委以重任,或者在其军事职位尚未完全稳固时,可能是观察的最佳时机。

第二次北伐有,两大主要战役。

祁山战役是北伐中最主要的战役,诸葛亮率领蜀汉军队出发自汉中,目标是攻占祁山,以此为基地向魏国核心地区进一步施压。

这并不适合进行情报收集。

箕谷战役:诸葛亮利用箕谷的地形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操作,尝试诱使魏军出击。

但那因为战术的问题仍然不是最优解。

李昊思来想去。

最终决定在,司马懿与诸葛亮在五丈原斗法的时候亲临现场。

在五丈原,魏蜀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对峙,彼此试探对方的策略和意图。

这个时期,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正面战斗,但双方的小规模交战和策略布局频繁,充满了战术和心理的较量。

如果此时介入,不仅能亲自见到司马懿的指挥和谋略,还有机会可以更加首接地影响战局的发展。

于是李昊决定亲自前往五丈原。

在五丈原的前线帐篷中,诸葛亮正低头沉浸于一张庞大的战图之上,密集的兵力部署与复杂的地形交织在一起,呈现出一场未来战役的全貌。

只有微弱的烛光在帐篷内跳跃,将他的面容映照得愈发深邃,眉头紧锁,全神贯注于眼前的计策。

忽然,帐篷的帘子被轻轻掀开,一道熟悉而不应出现的身影步入,是蜀汉的皇帝——刘禅。”

陛下?

“显然诸葛亮没有预料到刘禅居然会亲自驾临前线。

诸葛亮抬头,他的目光中闪过一抹明显的惊讶。

接着深鞠一躬。

请陛下入座。

诸葛亮的目光虽然温和,但深邃如海,难以测透。

李昊坐在对面,尽管他的身份是皇帝,此时却必须表现出一定的谨慎和不确定性,以符合他的历史身份——刘禅的性格。

“相父,朝中有言,司马懿野心勃勃,不久将取代魏帝。

樵太史昨日又告知朕,北方天象有异,恐有大变。

这使得朕不安“李昊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,这是他刻意为之,旨在让诸葛亮感受到他的担忧和不安。

自然流言与天象都是李昊随意编之,只为能上前线一探究竟。

诸葛亮听后,眉头微微一挑,他的目光在李昊的面庞上审视了片刻,而后放下手中的羽扇,沉声回应:“陛下所忧,实为国家大事。

司马懿确为人狡猾,其兵力又强,我军若首接与之对抗,确实难以预料结果。

然而,陛下亲临前线,虽显国威,却也可能激发不必要的风险。”

李昊轻轻点头,表示认同,他的表情更加凝重:“相父之言极是。

然而,朕心中总觉得不安,总想亲自了解一二。

不知可有机会,能使朕在安全的情况下,窥探司马懿一二?”

诸葛亮沉吟片刻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他缓缓开口:“陛下既然有此决断,臣有一策,可使陛下得见司马懿而不引起其警觉。

我们可以假装商讨退兵事宜,以此为名,邀其来谈,借机观察。”

“此计甚妙!”

李昊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,这正符合他的心意,既能满足他的需要,又不至于太过冒险。

他望着诸葛亮,心中更加肯定,此人非同一般,每每能在危机中找到生路。

“那就依相父之计行事。”

在乱军之中皇帝亲自驾临本身就带有极高的风险。

于是李昊与诸葛亮商量以侍卫之名陪在诸葛孔明身边。

于是便可见双方阵地中间的一块无人区域,地势平坦黎明前的天空中,一片朦胧的蓝色渐渐被晨光染亮。

在约定的无人区域,两方的人马己经严阵以待,然而真正的主角——李昊,却是以最简单的装扮出现。

李昊推着诸葛亮的西轮车略显笨拙。

而身旁只带有两名侍卫。

脸色不太好看。

司马懿更是简从,只带了一个护卫。

李昊抬起头余光扫过,只见。

一头略显花白的发丝,服饰简洁而精致。

但他的眼神锐利,仿佛能够洞察人心,透视对手的弱点和意图,仅仅只是跟他眼神对一个照面。

就能够感觉到这个人极深的城府。

一袭黑色的军袍,衬托出其威严而冷静的气质尘埃飞扬,诸葛亮手持羽扇,表情沉稳,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。

李昊心想,这两个人的战斗,自己根本没有丝毫插手的份。

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,自己还是想的太过于简单了。

会谈间隙,司马懿突然指向李昊,语气平淡却透着一丝探究:“诸葛丞相,这位侍卫似乎不同寻常,眼神中有一种不属于普通士兵的锐气。

可否介绍一二?”

诸葛亮微微一笑,心中早有准备,他转向李昊,然后对司马懿回答:“这是近日新调至身边的一名侍卫,以前是山中隐士,因其机智过人,故特召至侧,协助处理些许军中文书。”

司马懿听后,眼神微微一凝,点了点头,但眼中的锐光并未完全散去。

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:“隐士出山,必有其特异之处。

今日能见,甚是荣幸。”

李昊心中一紧,知道自己的表现必须更加自然。

他恭敬地低头,回应:“司马将军过誉了,在下只是偶有涉猎,实不敢当。”

诸葛亮此时适时插话,将话题一转。

司马懿虽然心中疑虑未消,但也暂时被诸葛亮的话题所吸引,李昊则趁机稍稍放松,但内心对司马懿的警惕却更甚。

但即便如此,他也必须继续试探。

待两人商议过后。

李昊适时的提出了一个问题。

意在解释之前的种种疑惑。

“司马将军,据兵书所言,兵贵神速,然而在多变的战场上,如何确保迅速而不失稳妥呢?”

司马懿微微一笑,回答道:“隐士之问甚是精妙。

懿认为,真正的‘神速’不仅仅是行军速度的快慢,更在于对战机的把握和对敌情的精确判断。

如此,即便行军缓慢,也能为我所用,因其时机把握得当,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”

诸葛亮听后,点头称赞:“仲达所言极是,此乃行军之本。”

然后他特意看了一眼李昊,仿佛在提示他注意这番话中的深意。

商议很成功当李昊推着诸葛亮的西轮车缓步离开中军的营帐时,司马懿突然站定,转身望向李昊,眼中闪烁着一种锐利而又深邃的光芒。

他的声音低沉道:“刘公嗣,今日一见,方知江山有主,非徒流言所能覆盖也。”

李昊心中一惊,没想到自己的伪装竟被司马懿识破。

他僵硬地转身,面对着司马懿,心思急转。

然而,面对这样的局面,他决定不承认也不否认,只是微微颔首,保持沉默。

司马懿见状,低声道,那声音,似乎只有他们两人能够听到:“无需担忧,今日之事,司马自会秘不示人。

毕竟,懿真想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?”

这番话,让李昊感到了一丝寒意。

这话不是对着刘禅说的,而是对他,李昊。

面对诸葛亮的问询李昊只得“相父,无事,朕只是有点被吓到了”在与司马懿的会面之后,李昊心中的思绪如波澜般翻滚。

他独自一人回到了帐篷,点燃了油灯,静坐在桌前,脑海中不断回放司马懿离去时的那句话和那一抹揭示真相的微笑。

“他知道,他肯定知道更多。”

李昊轻声自语,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无意识地勾勒。

开始整理自己与司马懿交流的每一个细节,试图从中解析出更深层次的含义。

“这个老狐狸从一开始就识破了我的伪装。

但他没有点出来。

他也有顾虑什么,他顾虑什么呢?”

“相父?

不可能啊”李昊回忆着战场边缘,司马懿刚刚笑着离开,留下的不仅是轻蔑的嘲笑,还有深深的谜团。

李昊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。

若司马懿真的如自己所猜,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,这个世界的规则远比他最初想象的要复杂。

“如果我的能力是在死亡之后可以复活,那么司马懿的能力,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,与这个世界的秘密相连呢?”

李昊自言自语,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。

他回想起司马懿每一次在决策中准确无误的判断,以及他对局势的敏锐洞察。

“对了,那个问题的答案。

“李昊想起司马懿之前的回答“真正的‘神速’不仅仅是行军速度的快慢,更在于对战机的把握和对敌情的精确判断。

如此,即便行军缓慢,也能为我所用,因其时机把握得当,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
““看穿真相……”李昊低声重复,这个词汇在他的脑海中回响,似乎给了他一种新的启示。

“如果司马懿真的可以洞察未来,或者能够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,那么他的行动肯定是基于对未来的预知。

这也许就是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的原因。”

他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其他关键人物是否也具备某种特殊能力。

如果是这样,这个世界是否像一个巨大的棋盘,每个人物都是棋子,拥有各自的角色和能力,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?

突然意识到,这个世界的目的,可能不仅仅是让他经历历史,更是让他揭开这些超越常理的秘密。

李昊决定,从现在开始,他不仅要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去,还要尝试理解和掌握这个世界的深层规则。

只有这样,他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,找到回到原来世界的方式,或者改变这个世界的未来。

“这一切的背后,究竟隐藏着什么呢?”

而自己究竟能做到什么呢,信息实在是太少了。

忽然李昊惊出一身冷汗“原来还可以这样…”在那一刻,李昊意识到了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给予了他一种极为特殊的力量。

即便这个力量的本质令人感到害怕,甚至有些绝望,它仍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。

他走出帐篷。

思索自己的存在,以及这个世界对他的期望。

“在这个三国重生的世界里,我是否可以经历了无数的死亡与重生。

每一次死亡,都像为我重新洗牌,给予我新的开始。”

李昊轻轻地说,声音中带着一种沉重的回响,仿佛与整个宇宙对话。

“但是,代价是什么?

“他闭上眼睛,让风吹拂过脸庞,感受着存在于这个时空的每一次呼吸。

没有回应。

突然,他睁开眼睛,目光炯炯:“如果我的死亡可以带来信息,揭示隐藏在暗处的秘密,那么这也是一种战斗方式。

我还可以死,利用这一点,或许能破解这个世界的谜题。”

他的心中涌现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。

这并非是对死亡的轻视,而是对未知真相的无畏探索。

李昊知道,只有深入这个世界的核心,才能解开所有的谜团,找到真正的自由。

“这一次,我要用自己的规则玩这个游戏。”

回到帐篷中,在帐篷中,李昊静静地坐在地图前,双眼紧盯着前方模糊的地图,他的思绪却飞得更远。

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,是决心,是恐惧,还是解脱?

,他在心中不断盘算着各种可能性。

他意识到,时间对他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资源,他不能浪费在无目的的试验上。

“历史的意志可能引导我走向自然老死,这是每个人的终极归宿,但我不能等到那一天。”

自言自语,声音中带着决心。

他需要确保自己的每一次“死亡”都能在战略上有所收获,就像在棋盘上精心布下的一步棋。

他继续琢磨道:“最首接的方式是在战场上。

在那里,生与死的界限模糊,每一次死亡都可能揭示敌人的秘密和战术。

但这种方法风险巨大,且结果难以预测。”

但,李昊烦躁的摇了摇扇子,夏日的夜晚令他更加难以思考。

他在帐中来回踱步,脑海中的计划如同潮水般涌动,却又一次次被现实的巨浪拍打得粉碎。

他意识到,作为皇帝,他的每一个行动都牵一发而动全身,特别是在战场上的“死亡”计划,更是风险极高。

焦头烂额,这个词语十分适合现在的李昊。

在幽暗的帐篷内,诸葛亮正低头处理着军务要事。

李昊轻手轻脚地走进帐篷,油灯的微光下,他的脸上挂满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忧虑。

“相父,又是辗转难眠吗?”

李昊试图以轻松的语气打破沉默,但声音中不自觉透出些许压抑。

诸葛亮抬起头,眼神锐利地观察着李昊,仿佛想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些什么。

他微微点头,“陛下,您似乎有事在心,是不是和司马懿前日的那番话有关?”

李昊没有想到诸葛亮会首接触及这个话题,有些意外,却也是一种释然。

他长叹一声,缓缓坐下,“是的,相父。

那日在前线,司马懿的话让我深感困惑。

他说他知道我们这里的一切兵力布置”诸葛亮眉头紧锁,沉思了片刻,“司马懿确实是个难以琢磨的对手,他的每一步棋都计算得极为深远。

陛下,您说他知道我们的兵力布置吗?”

“正是这样。”

李昊点头,面露凝重,“我甚至开始怀疑,司马懿是否使用了一些常人难以使用的妖术。

如果司马懿确实有他的特殊能力,那么我想,我们也需要准备一些特殊的手段来应对。”

诸葛亮沉默片刻,然后缓缓说道:“陛下,如果您有所决定,我愿意支持。

但我必须提醒您,任何行动都要极为谨慎,尤其是涉及到生死的大事。”

李昊深吸一口气:“相父精通奇门遁甲之术,能否为朕指点一二?”

李昊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期待。

诸葛亮轻轻放下手中的羽扇,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仿佛在思考如何回答这位年轻皇帝的请求。

“陛下所言奇门遁甲,乃是古老之术,用以推演天地变化,探查吉凶福祸。”

诸葛亮的声音低沉而稳重,每一个字都彰显出他的博学与睿智。

“此术非同小可,需结合天文地理,以及人事时机,方能窥见一二。”

李昊聚精会神地听着,这些他之前只是略有耳闻,现在能从诸葛亮这样的大贤口中听到更多细节,自然是极为珍贵的。

片刻交流以后。

李昊点了点头 “朕自当铭记于心。

今日之后,请相父定期为朕推演天象,以便朕更好地把握战局。”

诸葛亮微微一笑,颔首应允。

“此事交于老臣,定不负陛下所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