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哈哈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全文免费

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全文免费

易阴阳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大家现在都习惯把十天叫一个工期,因为桃园村的规矩就是十天一结工钱。在这里做生意的老板也要遵守这个规矩,不然就会被罚款,严重的,甚至被驱逐出去。在这里做生意,必须获得这里的身份证才行,有身份证就不怕找不到你人!当然,你要是找个本地人做老板也可以,那你要小心别出问题,别最后真成了人家的了。“对了,老马,你家老大不小了吧,找到媳妇了没?”说起儿子,老马憨厚的笑了,语气自豪的说,“那小子十七了,长的壮还肯干,工钱比我还多一文。”“相看了,是我以前村子家的姑娘,年前就成婚,到时候你别忘了去喝喜酒。”“肯定的,现在口袋鼓起来了,结婚是大喜事,就是所有亲戚朋友都结婚,我都愿意掏份子钱!”“对了,冬歇了,听说村里又要开几个工,让咱们冬天也有钱赚,你...

主角:赵百汇赵锦衣   更新:2025-01-22 16:42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全文免费》,由网络作家“易阴阳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大家现在都习惯把十天叫一个工期,因为桃园村的规矩就是十天一结工钱。在这里做生意的老板也要遵守这个规矩,不然就会被罚款,严重的,甚至被驱逐出去。在这里做生意,必须获得这里的身份证才行,有身份证就不怕找不到你人!当然,你要是找个本地人做老板也可以,那你要小心别出问题,别最后真成了人家的了。“对了,老马,你家老大不小了吧,找到媳妇了没?”说起儿子,老马憨厚的笑了,语气自豪的说,“那小子十七了,长的壮还肯干,工钱比我还多一文。”“相看了,是我以前村子家的姑娘,年前就成婚,到时候你别忘了去喝喜酒。”“肯定的,现在口袋鼓起来了,结婚是大喜事,就是所有亲戚朋友都结婚,我都愿意掏份子钱!”“对了,冬歇了,听说村里又要开几个工,让咱们冬天也有钱赚,你...

《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全文免费》精彩片段


大家现在都习惯把十天叫一个工期,因为桃园村的规矩就是十天一结工钱。

在这里做生意的老板也要遵守这个规矩,不然就会被罚款,严重的,甚至被驱逐出去。

在这里做生意,必须获得这里的身份证才行,有身份证就不怕找不到你人!

当然,你要是找个本地人做老板也可以,那你要小心别出问题,别最后真成了人家的了。

“对了,老马,你家老大不小了吧,找到媳妇了没?”

说起儿子,老马憨厚的笑了,语气自豪的说,“那小子十七了,长的壮还肯干,工钱比我还多一文。”

“相看了,是我以前村子家的姑娘,年前就成婚,到时候你别忘了去喝喜酒。”

“肯定的,现在口袋鼓起来了,结婚是大喜事,就是所有亲戚朋友都结婚,我都愿意掏份子钱!”

“对了,冬歇了,听说村里又要开几个工,让咱们冬天也有钱赚,你去不去?”

“肯定去啊,我是穷怕了,只要有活干我就去,什么活都行。”

“据说是要搞一个砖厂,村子里用的太多,周边都供应不上了,据说要招不少人。”

“还有两个场子,一个养猪,一个养鸡。听说什么科学养猪,科学养鸡,好像吃少的还长的快,肉还多。”

“听说都挺大的,要是真的建起来,肉价应该能低不少,来年咱们可能就偶尔能吃上一顿肉了!”

“肉?”老王眼睛都放光了。

哪怕现在大家赚的比以前多了很多,也不怎么敢提吃肉。

归根结底还是肉太贵了,猪肉鸡肉之类的,一斤肉动辄五六元,也就是五六十文,哪是百姓能消费的起的。

牛羊肉就更别提了。

不过现在桃园村越来越好,大家倒是期待了起来。

桃园村迎来了一波结婚潮。

区区一千多人,居然有几十多个新人结婚,多数都是男孩子娶了外面的女孩子回来。

原因有二。

一是因为大家富裕了,能娶的起老婆了。

二是因为这里的人之前大多数都是生活在最最底层的人家,家里男孩子年纪大了都娶不到老婆,导致到了适婚年龄的人很多。

女孩子是不愁嫁的,再穷也能嫁出去,只是穷的话嫁的不好罢了。

针对这一个情况,村里给予了部分支持,成婚者十六岁以上,分配新房,免三年租金!

十六岁以下的,抱歉,村里不支持太早结婚,没有支持。

这个政策导致有几对新人延迟了婚期,准备明年再结婚。

那种十三四就结婚的就等不起了。

村委公告墙上也出了公告,建议十八岁左右结婚,那时候生育最优,孩子和母亲的事故率也低。

大家还是相信的,因为告示最后说这是赵老爷说的,这个种子在大家心里种下,以后肯定能收到好的效果。



桃园村村口,三辆马车走进村子。

前头马车的窗帘掀开,一个留着美髯的中年男子露出脸来。

“这就是那神仙醉的产地,桃园村?”

一个美妇人的脸也凑了出来,看了看周围,说,“老爷,这桃园村街上倒也建的气派,一般镇子都比不了,只是太荒凉了些,街上没几个人。”

“正常,毕竟听说只是刚刚建设了一年,一年就建设成这样,很不容易了。”

夫妻俩不知是何人,但是听语气似乎是喝过神仙醉。

现在神仙醉出货价就是五百文一斤,外面卖还不知道多少钱呢。


如果有这么多钱,还怕什么蛮族,怕什么灾害,怕什么流民!

“不可能?我跟你说,这都是我保守估计了。”

“绝对不可能!您可是有什么证据?”

“如果你能把一个郡的实际人口弄清楚,数据就出来了。”

“不算城里的人头税,光是一个郡几十万农户,就该有十万税银,你当知府一年能交多少税你还不清楚吗?”

“我的糊涂知府哦。”赵百汇拍了拍林学瑾的肩膀,“别想那些事儿了,你现在是桃园村的副村长,把你的工作先做好吧。”

“我给锦园说,给你放三天假,三天后再来上班吧。你现在的样子,我真怕你走路都会掉坑里面。”

“走了,没事儿别来烦我,做出点什么成绩来可以来请叫我一次,做不出成绩,就别来烦我。”

“桃园村不养闲人。”

赵百汇走了,林学瑾脑子乱糟糟的,回到家,她夫人赶紧过来,看到丈夫这个样子,忧心的问:

“老爷,您这是怎么了,不是去工作了吗?难道又被骂了?不行咱们不干了,回京师吧,咱们不受这个气!”

“我没事,只是有些事情想不通。”

他想通了,只是不愿意接受罢了。

也没什么大不了,只不过是手下中饱私囊,把他忽悠过去了。

只是郡里隐户有点多,多到比几十万的农户还要多罢了。

只是…

卧槽你们姥姥!你们这些王八蛋,你们给老子等着!



“林先生,您怎么来了,老爷说您要休息几天啊。”

再次看到可爱的锦园,林学瑾已经平静的内心竟然再起波澜,只不过是变得开心喜悦罢了。

“那可不行,咱们这不是上一天班领一天工钱吗?休息几天不就少了几天的工钱吗?”

锦园皱着小眉毛点点头,“也是哦,我不担心钱,因为我吃的住的都是老爷的,先生您应该是要赚钱养家的。”

林学瑾哈哈大笑,逗小丫头可真有意思。

“我有个女儿叫林梦璇你知道吧。”

“知道,那天我看到了,很漂亮的姐姐。”

“她没有什么朋友,你可不可以和她一起玩啊。”

“玩?不行哦,我还要上班。”

“那今天晚上下班,我请你去我家里和梦璇一起玩好不好?”

“可是下班了我要回家吃饭啊,吃完饭还要听老爷上课。”

林学瑾眼睛一亮,上课?我也好想听那位上课啊!

“那锦园,我让梦璇去找你玩,和你一起上课还不好?”

“好啊…额,我要问老爷…”

“锦园,梦璇在这里没有朋友,一个人很孤独的,算我求你好不好,以后你下班了吃完饭,我就让梦璇去找你玩,和你一起上课好不好?”

“那,好吧…梦璇姐姐那么可怜,我就和她一起玩吧,我没什么打不了的,顶多就是被老爷骂几句。”

“老爷很和蔼的,不会打我的。”

林学瑾默默承受着欺骗小女孩而产生的罪恶感,暗暗心喜。

以后女儿上完课回来,就借着考教的名义问她都学了什么,自己也跟着学习一点。

再叫上老大老三,让老大也学一点,老三也五岁了,三岁就开始教他读书认字,应该爷多少能学到一点。

当天晚上锦园下班回家就跟赵百汇说了,赵百汇不是自私的人,但还是没有同意。

因为她跟不上进度。

不过这也提醒了赵百汇,也许该普及教育了。

以后桃园村发展越来越快,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。

或许不需要多高的水平,但是基本的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还是要具备的。


系统出品的钱币,不是白给的,都是需要花工本费的。

面额有最小的灰色的一角钱,红色的一元,绿色的十元,红紫的一百元。

一共四个面额,背面都是以山水风景画为背景的。

其中一角钱上正面是规划之中的桃园村的俯瞰图。

一元上是一个宏伟的巨城的俯瞰图。

十元上是一个地图。

百元上是一个被刨开的球面。

像锦衣十天的工资是两百四十元,那就是两张一百,四张十元。

锦衣解释道,“这只是老爷为了大家方便,才放出的纸币,现在和铜钱挂钩,一铜币一角钱。”

“发工资发纸币很方便,携带购物都方便,当然谁要是不放心,可以立刻去银行兑换铜钱银两。”

“咱们不搞强制,喜欢用什么,全凭喜好。”

“以后的工钱,都去找咱们的财政大管家锦绣领。”

“咱们要起带头作用,先把纸币用起来。”

“好了,大家的工作都安排好了,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,大家都去忙吧。散会。”

货币系统十分重要,这东西不但能方便所有人,还有更重大的作用。

如果使用得当,那获得的利益绝不是区区一款神仙醉能比的。

三个丫头结伴走出村委,门口有几辆马车停着。

“锦文,锦园,晚上见喽。”锦绣登上一辆马车,冲牵马的少年说,“小九,去银行。”

“好的,锦绣姐姐。”站的笔直的赵九答应一声,牵着马车走了。

一辆马车也就是十两银子左右,赵家自然养的起,还养了很多辆。

住在府上的孙王李三户人家已经搬出去了,中院住了十几个丫头,有的是锦衣买来的,大多还是村里人家的姑娘送来做丫头的。

锦衣四个丫头本来都是老爷买来的小丫鬟,而现在的风光,可是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。

要说所有家里有丫头的人家都没什么特殊想法,锦衣那是一万个不信。

不过大多数人的心思恐怕都要打水漂了,锦衣对这些有父母家人的丫头是有戒备的。

倒是那些和她差不多身世的,买来的苦命丫头,她还多了几分信任。

但是也不会让她们随便进入后院,要是有人违反规定,直接就赶出去。

这段时间已经有两个丫头被赶出府了。

要是有人做更过分的事情,比如勾引老爷什么的,那就一家人一起滚蛋吧。

还好这种事情还没有发生,或者发生了她不知道?

她还是对老爷有信心的,要是老爷是个好色的,凭现在的身家,恐怕小妾已经多的府里都放不下了。

前院,是那些锦衣找来的小子们的临时住处。

大家还是住在后面的大院,但是一些年纪大一些的,会轮换的到府里当差。

比如跑腿,或帮她们几个赶车什么的。

这些都是以后赵家的班底,可不能脱离社会,赵家缺的不是一根筋的大头兵。



从这一刻开始,以后所有为赵家和桃园村工作的人,领取的工资都是发放的纸币。

推行纸币,一开始确实有点小骚乱,一小部分人不认可纸币。

但是大多数人都认可接受了,或者说他们认可的不是那一张纸,而是赵老爷这个人。

纸币的价值就是来自于信用,失去了信用,这东西擦屁股都嫌硬。

使用货币并非强制性的,一小部分不接受的人拿了纸币就去银行兑换,见到能正常兑换,骚乱也就消失了。



桃园村村口,一辆马车在车夫的牵引下缓缓走来,后面还跟了四个皂服小吏。

官员体系之中,七品是县令,乡三老是九品,而吏,无品。

一个乡镇最大的官就是三老,三老负责教化,其实最主要是为了收税。

这三老都是有钱有声望的地主乡绅担任,当然,要被更高级任命。

基本上是终身制,除了死了瘫了或者得罪上官了。

三老没有工资,能当三老的都是有钱人,要的是声望,和一些便利。

“老爷,咱们到桃园村了。”

马车里打盹的老人睁开混浊的双眼,掀开帘子一看,被吓了一跳。

那两旁干净整洁的二层建筑,一直蔓延到视线尽头,让他还以为回到了青牛镇了呢。

只不过街上没有青牛镇那么多人,道路也没那么烂,反而更加宽敞。

“这真的是桃园村,你确定没走错?”

随从也是不确定,因为这里与他想象中的村子不太一样,要说是到了别的镇子,似乎也不是,好像缺了点什么。

对,是人口,一个正常镇子不会只有这么点人,街上的人太少了。

“老爷,您看旁边的石头,上面写的确实是桃园村。”

“哦,是就行,那我们就进去,问问这里管事的是谁?是不是那个据说是外地来的粮商。”

“是,老爷。”牵马的随从继续往前走,走了半条街,才看到人影,看到开放的铺子。

两侧有卖酒的,卖粮食的,卖布匹的,卖肉的,卖熟食的,还有挂着客栈牌匾的。

最醒目的两个建筑物都是三层,比别人高了一层,门面也大了很多。

一个挂着超大牌匾,上书--桃园村银行。

另外一个也是超大牌匾--桃园村商业街租赁中心。

“老爷,这银行和租赁中心都是干嘛的?”

“老爷我也不清楚。”

“走,进去看看。”

吴乡老从马车上下来,来到租赁中心门口,就看到一个穿着灰色麻衣的半大小子迎过来。

小伙子虽然穿的是寻常衣服,但是一点破损没有,而且干净整洁,样式新颖大气,整个人也显得朝气蓬勃。

“老爷您好,是要租商铺,还是有其他事情?”

“我没来过,所以进来看看你们这里是干什么的。”

“那我就给老爷您介绍介绍。这条街空着的商铺,都可以租赁,头三个月免租金。”

“老爷您一看就是富贵人家,虽然肯定不差这点租金,但是谁也不会闲钱多烫手不是?”

“我和你聊聊商铺的租金?如果您不知道做什么生意较好,我们也可以为您推荐一下。”

“桃园村现在百废待兴,人口不断流入,这里的工钱也很高,消费潜力巨大小,未来可期啊。”

吴乡老觉得这小子年纪不大,但是嘴皮子是真的溜啊,说话也好听,就跟他聊上了。

好半晌,他才从里面出来,人是出来了,但是在里面留下了一两银子。

他租了个小铺子,虽然免三个月租金,但是小伙子说的很有道理,押金是保障双方利益的契约。

嗯,虽然他还没想好在这边做个什么买卖。


“前些日子,林先生来拜访都吃了闭门羹。哪个林先生?万安七年一甲的举人,最高曾官居知府。”

几个妇女手都吓麻了,有人一不小心把衣服掉在地上。

乖乖,知府老爷都来拜见这位神秘的赵老爷,这人得多久啊。

自己老爷连乡三老都要巴结,县令那是想破头都见不到一面。

自己居然还妄想搭上赵老爷的关系,自己胆子也太肥了。

那掉了衣服的小姐赶紧捡起来用手拍打,放在平时掉了也就掉了,她不会这么惊慌失措,毕竟只是一件衣服。

但是现在这件衣服,已经变成了某位有钱有势的神秘高人的店铺里的衣服,身价仿佛都不同了。

“这位小姐不用担心,掉了就掉了吧,来人,将衣服拿去处理一下。”

那姑娘的娘赶紧出声,“锦绣姑娘,我们买了吧,这件我们买了。”

“这位夫人,我们可不会将脏的衣服卖给客人,您要是喜欢,可以挑一件新的,这件就算了。”

这地光滑的跟镜子似的,真的因为掉一下就脏了不能穿了吗?

不,双方一个在表示敬畏和尊重,另一方则在展现品牌理念和价值。

“锦绣姑娘,那位林…先生还在桃园村吗?”

“嗯,林先生暂时在这边住下了,帮着处理村里一些事情。哦,林先生身份不一般,各位可千万别去打搅。”

众多妇人都急忙表态,不会去打搅,身份差距太大,贸然打搅若是惹了林先生不喜,反而不妙。

一些夫人本来是看到了桃园村的繁华,想替自家老爷搭个线,看看能不能来这里分一杯羹。

现在看到层级是五品官的举人老爷都吃了闭门羹,一个个赶紧收起了小心思。

“诸位夫人小姐尽管挑选,若是东西太多拿不下,留下地址,我们会送到府上。”

“我这边还有点事儿,就先走了。”

“对了,桃园村的所有铺子都归我管理,诸位要是哪家想把生意做到桃园村来,就去找我谈铺子,现在租免三个月租金。”

“或者是到对面那个租赁中心都可以。”

“一定,一定,锦绣小姐您忙,您先去忙。”

“锦绣小姐再会。”

众多夫人小姐目送锦绣离去,再看这些衣服,好像都看到衣服上多了一层光。

“这些可是京师的人才能穿的衣服啊…,小姑娘,帮我把这件包起来,还有这件,这件…”

“这件是我先看中的,给我包起来。”

“凭什么你看中的就先给你,你付钱了吗?”

好嘛,这些女人为了抢衣服,差点打起来。

店长赶紧出面,“各位夫人小姐,不用担心衣服不够,旁边店里还有一批同样样式的,就算卖没了,我们也可以抓紧时间赶制,做好了第一时间送去府上。”

“这位夫人你别抢,我这件是样品,不卖的…”

这十几马车的女人,都是青牛镇上的富户人家的女眷。

有的人家有良田数百亩,甚至上千亩,有的人家做生意开酒楼。

家里一年几百上千两银子赚着,这里衣服普遍一二两银子一件,自然消费的起。

甚至有人不光自己买,给家里男人也买衣服,消费了超过二十两银子。

店长将一张卡恭敬的交给那位妇人,“夫人,您消费超过二十两,成为锦绣服饰的会员,以后您所有消费都将打九五折。”

“并且将获得新品购买权,还能解锁一些不对普通顾客销售的特殊产品。”


“所有事情,我们老爷的丫鬟就能处理的好,我们村的村子锦衣姑娘,都只是老爷当初买来的丫鬟。”

“锦绣姑娘也是,现在你看这么大的一条街,还有银行,都被锦绣姑娘打理的井井有条。”

“哦,还有锦文姑娘,锦园姑娘,都很了不起,是我们村的四朵金花啊,而我们老爷,就有点石成金的本事。”

中年男人点点头,虽然觉得掌柜的话里有些夸大,但这位神秘的老爷依然是个人物。

他不好请教掌柜的,他的儿子反而开口了,“掌柜的,我能向您请教一下这些字吗?”

“额,小公子,您没开玩笑?”

“没有,我可以请教吗?您家老爷有没有说不让外传什么的?”

“那倒是没有,老爷不在意这些,村长也说了,村里好的东西尽量往外传播,让更多人受益也是做善事。”

中年人第一次肃然起敬,“你们村长有大善,识大体,我真的想拜访一下啊。”

“拜访老爷不容易,但是拜访村长还是不难的。”

“先不说了,我带几位贵客去房间,小公子要是对这字感兴趣,一会儿就随我学习一下吧,只是要学到懂得记账的地步并不太难。”

把常用的东西规整好,林夫人来到窗边,推开窗子往外观望了一阵子,随后就关上了窗子。

街上并不热闹,没什么意思。

“老爷,我们出去逛一逛吧,你不也说想要拜访一下那位女村长吗?咱们过去看看?”

“也好,正好也要吃饭了,如果这位村长是个妙人,那就请她一起吃个饭。”

夫妻俩带上了大儿子和女儿。

小儿子年纪还小,怕闹人就没带,由丫鬟看着。

她们一家四口也没带下人,就这么出了客栈。

一路沿着街走到尽头,看到了村委大院。

大柱看到人,隔着窗口问,“几位有什么事儿?”

长子林云轩上前一步,抱了抱拳,“我们一家初到贵宝地,家父是万安七年一甲林学瑾,想要拜访一下贵村长,望小哥通报一声。”

大柱哪里见过这么正式的拜访,一听一看就知道是有身份的人,气势就不是平时往来的那些商人什么的能比的。

而且那些商人在他看来已经很牛了,但是读书人可比商人牛多了。

还什么什么举人,好像听妹妹说过,是一种很牛的人。

“你们等一下,我去禀报一下。”大柱慌慌张张的往里跑,连正常应该问一下什么事都给忘了。

咚咚咚。

“进来。”

“村长,来了举人,怎么办?”

“说清楚,什么举人?”

“来了四个人,好像是一家四口,说,说是什么举人。”

“举人只是一种身份,不是官职。既然自报家门是举人,就是没有官身,去请进来吧。”

大柱又咚咚咚跑出去了,片刻带着四个人到来。

锦衣也站起身,从办公桌往会客处走。

门口的林学瑾见到锦衣也是有些惊讶,对方只是个村长,平时就算是乡里的三老他也不会理会。

但是这里自然不同,于是他亲自抱拳开口,“在下万安七年一甲林学瑾见过赵村长。”

“我是林锦衣,林先生请坐,夫人公子小姐也请坐吧,春兰,上茶。”

双方坐定,锦衣没有因为对方是举人而露出什么特殊表情,这反倒让林学瑾更高看一眼。

“林先生是刚到桃园村吧,村子不大,什么风吹草动不消一会儿就能传到所有地方,更别提是举人老爷到此了。”

“呵呵,赵村长折煞我了。”


“每次有新品发布,我们还将给您送请柬,邀请您来参加新品发布会,方便留下地址吗?”

这位乡老夫人跟听天书一样听不懂店长在说什么。

但是却明白她似乎获得了什么特权。

这个世界上吃饱穿暖之后什么最迷人?

特权!

别人没有而我拥有的东西才最迷人。

其他妇人都妒忌疯了,默默算了一下手里衣服的价格,又往衣架方向走去。

然后留下地址,期待着店长口中的请柬和新品发布会。

那该多有面子啊!

十几辆马车离开了,留下了两百多两银子。

抵得上某些身价弱一些的老爷半年的收入了。

一些夫人回家之后可能会不太好过。

不过这和她们没关系啦。

锦绣和锦衣说了这个事情,两人也是对成年女人的消费观叹为观止。

一下子把自家老爷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花出去了,太败家了,姐姐们,理性啊!

虽然以现在桃园村的规模而言,两百多两银子不算什么大数目。

可是抛开神仙醉的话,想赚两百两银子也并不容易。

毕竟这是一个中大型村落一年的税收了。

“没想到成衣这么快就打开了市场,青牛镇上可不止这十几个地主乡绅。”

“附近也不止一个青牛镇。”

“估计成衣铺以后也能成为村里的一项支柱产业。”

“是的,大姐,我想把三家铺子里的普通衣服撤出来,再另外弄个门店卖。”

“普通服装利润没有那么多,打折狠了不赚钱,还容易拉低锦绣牌子的档次。”

“而锦绣服装,我准备只卖100元以上的衣服,专门赚有钱人的钱。”

“可以,我支持。”

“好好做吧,希望你的锦绣服装也能像神仙醉那样,为老爷赚来大笔的钱,帮老爷更好的建设桃园村。”

“嗯,大姐,我会努力的!”

吴乡老的马车又一次驶入桃园村。

其实他是不想来的,但是没办法,另外两位乡老让出来一些利益,怪只怪,他们给的太多了。

而且也确实只有他来过桃园村,和这里有几分香火情,可这香火情究竟有几缕,只有他自己最清楚。

吴乡老狠狠地拍了自己大腿一下,想当初回去就不该那么吹牛逼。

吹狠了,结果迷失在了别人惊叹羡慕的目光中,最后走到了坑里。

站在那并不高大雄伟的村委大院门口,吴长老的腿有些抖。

赵老爷深不可测的事情已经传开了,小小的村子里还跑来了一位曾经是五品高官的举人老爷定居,也被传开了。

至少在青牛镇的上流人士之间传开了。

至于传了多远,县令知不知道,还属于未知。

“吴乡老,您来了,我去禀报一下。”

吴乡老没有,也不敢为难大柱,老脸上堆起菊花一样灿烂的笑容。

“好,我等着,嗯,麻烦你了。”

这恐怕是吴乡老这辈子第一次对一个看门小厮这么客气。

很快,吴长老独自一人跟随孙大柱往里走,来到一间会客厅。

进去一看,对面正位上坐着锦衣,锦绣锦文锦园和一个中年美髯男子分别列坐在两次。

扑通,吴乡老给跪了。

“小的吴有才,见过知府大人!”

“起来吧。”林学瑾先让吴乡老起来,这才压抑着怒气拧着眉头,尽量平静的说。

“我早就不是知府了,仅有举人身份在身,你以后见到我不要下跪!”

“是是是,知…举人老爷说的是。”


往后看情况再增加工人,反正厂房建的够大,就是三五百人也能放得下。

未来工人如果更多,随时可以再次扩建。

服装厂制作各种成衣,工钱预计在每天五到八毛钱左右,多劳多得。

为了防止有人过度疲劳,是有工作时长上限要求的。

要是不限制,真的会有人干到累倒的。

这边成衣种类很多,大人的小孩的男人的女人的,甚至袜子手套也有生产。

工厂还承接定制业务。

比如治安所统一制服的定制。

村委工作人员的统一样式工作服等等。

制衣厂采用流水线作业,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,加上村落级系统提供的一些简易工具,又进一步提升了效率。

所以哪怕定价不高,利润也很可观,一件衣服卖出去利润应该有一半。

当然,还有用昂贵布料加上精细工艺制作的成衣,专门销售给有钱人的,那利润就更可观了,几倍的利润。

所以很快,商业街上又多了一家成衣铺,占了三个铺面。

大大的牌子写着锦绣服饰四个大字。

左边的只有男人可以进,右边的只有女人可以进。

中间的最大,包含了两边所有的衣服种类,男女都能进。

很符合现在的男女情况。

成衣铺开业的时候,赵家的女人基本都来了,还有林夫人,以及其他一些府中产业的管理层中层男人的家眷也基本都到场了。

不是单纯的捧场,这东西本来就对女人有天然的杀伤力。

两三百文钱一件普通衣服,所有人都能消费的起。

自己买布料,自己缝制,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,也差不多要这些。

那为什么不挑质量更好,也更漂亮的成衣呢?

“梦璇,你快过来看看,娘穿这件漂不漂亮。”

“娘,你好漂亮啊,我也想试试。”

“丫头,有小一点我闺女能穿的号码吗?”

“有的,我给您找找。”销售的小丫头乐坏了。

在这里卖衣服可是都有提成的,这夫人出手阔绰,挑选的都是店里最贵的,最差都是上百元一件的那种,二三十块钱的看都不看一眼。

这要是卖一件出去,顶她好几天的工钱了。

这两件衣服若是林夫人都要了,她感觉自己能幸福的晕过去。

爹就不会再骂她是赔钱货了吧?

“锦绣,你过来看看婶子穿这件漂不漂亮。”

“婶子天生丽质,穿什么都好看,不过确实和这件更搭,来,我再给您配上一件披肩,您看看,是不是更漂亮了?。”

“娘,好像真的不错啊。”

“好,那就买了!”林夫人豪横的掏出一沓子百元大钞就要付钱。

锦绣赶紧说,“婶子,不急,您怎么还把钱放在衣服里啊,您过来看看我们这的新产品,钱包。”

“回头您挑几个,您和女儿,还有林先生和你家云轩,一人都配上一个。”

“我送您,不用掏钱。”

锦绣几个丫头在赵百汇的熏陶下越来越大气了,不过不同于赵百汇的瞎大方,她们都是有目的有手段的大气。

“婶子有钱,不用你掏钱,跟你说,我家和老林家在京师和老家都是有产业的,赚的不比你家的神仙醉少!”

林夫人买了好多件衣服,自己家里人几乎每人都挑了几件。

没办法,这里的衣服就是好,女装漂亮,男装英挺帅气。

最后在锦绣的介绍下,不但买了钱包,还有不少袜子之类的小东西。

最后结账的时候,足足要三千多块,等于三十多两银子。


“快吃吧,我们早上吃过了,也是吃的粥。”

赵锦衣看到对方神色,觉得可能是有些怕生,于是说,“我们还有活没干完呢,先去干活了,你把粥吃了,别凉了。”

赵锦园赶紧起身,“我跟你们去干活。”

“干活可以,先把粥吃了再去,我们先走了。”

三人离开,赵锦园才小心的端起粥,小心的闻了闻。

好香啊,上次吃米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,好像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把。

而且没有这么浓稠。

在这里真的可以每天都吃到米粥吗?那她愿意每天努力干活。

天不亮就起来,天不黑不睡觉。

不知不觉,一大碗粥都吃光了,碗干净的像是洗过,这是舔的。

这个大碗是平时赵百汇用的,装的更多。

锦衣怕锦园饿,特意多做了一些。

锦园的小肚子都微微鼓起来了,她肚子已经饱了,但是嘴还没饱。

她不自量力的觉得,就是再来两碗,她也吃得下。

就是撑死也得把粥喝完了再死。

实在是太香了。

“大姐,老爷回来了,我去开门。”

房门被推开,赵百汇拎着一个布包走进来。

锦园赶紧站起来,看到碗被自己舔的那么干净,怕被笑话,脸都羞红了。

也怪刚刚洗完澡,不然她的脸应该是看不出来红不红的。

“这干干净净的多好,自己舒服,别人看起来也舒服。”

“都过来,今天我有开心事儿,所以给你们买礼物了。”

赵百汇将布包放在桌子上打开,露出里面一卷粗布,和一点针头线脑。

“这是三百八十文的粗布,锦衣,你看够不够给你们一人做一件新衣服的?”

“这几天手里不宽裕,回头宽裕了,再给你们买花布做衣服。”

锦衣没想到赵百汇居然会给她们买布,一时间又是惊喜又是酸楚。

听了后面的话,赶紧擦了擦眼角的泪滴,劝阻道,“老爷,不用再买了,这些就够了,够了。”

锦衣从来不敢奢望自己能有新衣服穿。

普通农户家的孩子,几年都未必有一件新衣。

因为普通农户过的很辛苦,会本能的精打细算。

孩子长的快,一件新衣服穿不了几年。

这还是男孩子。

女孩子更惨,穿哥哥的,弟弟的,普通人家哪里讲究什么男孩还是女孩。

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女儿,都是在结婚的时候才能穿上人生第一件新衣。

就算结婚都穿不上的也不是没有。

她们几个丫头家里都是很差的,如果不是被卖掉,大概就属于那种结了婚都穿不上人生第一件新衣的那部分。

赵百汇给她们买布做新衣,让她们如何能不感动!

“就是一点布,不至于这样,你们别哭啊。锦衣,这些布到底够不够,跟我说实话。”

锦衣快速算了一下,然后说,“应该差不多,能做出四件来。”

“差不多那就是不够呗,行,明天我再买一百文的回来,别弄得紧紧巴巴的,做了新衣服结果还不合身,那多尴尬。”

“或者你们四个一人少做一条袖子,然后露着一条胳膊装和尚?”

几个女孩都笑了起来,锦文脑袋里出现了画面,哈哈笑着说,“就算是,也是尼姑。”

“你们还有这种志向?那行,回头我帮你们都剃成光头。”

“不要…”几个丫头都赶紧捂住头,好像真的有大坏蛋要把她们头发剃光一般。

“这下不怕闲着没事儿干了吧?那地就不要弄了,咱们很快就会搬走。”

几个女孩拿着布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,赵百汇不会弄也不感兴趣,就回了自己的房间。

“现在锦衣她们几个过了考察期,过几天等锦园也过了考察期,一天就是50元的补贴,等于五百文钱。”

“两天就是一两银子,现在每天花销三四十文钱,开销不算大。”

“那么计划就可以提上日程了。”

“找到一个地方,买几亩地,盖个房子,然后雇佣人手开荒种地,闷头发育就行了。”

“系统,帮我在附近找一块风水宝地!”

【在方圆百里内选择合适建村地点,需要100元,是否确认?】

“算了,现在没钱,等几天吧。”

时间到了下午,锦衣做好饭,来敲门叫赵百汇吃饭。

饭桌上,一个木盆子里放着十几个粗粮饼子,炒了一盘青菜,还有一盆汤和一小碗咸菜。

锦园看到这些东西,大吃一惊。

这粗粮饼子里面一点杂菜野菜都没掺?

那炒青菜和汤里面居然能看到不少油。

地主家里才敢这么吃吧?

这一顿饭不得十几文钱啊。

可是她没想到,老爷往桌子上一坐,就是满脸的不高兴。

拉着脸问,“锦衣,家里的大米没有了吗?这标准怎么降了?青菜里面怎么一点肉丝都没有啊?”

吓得她大气都不敢喘。

锦衣也紧张的站起来,解释道,“老爷,您今天买锦园回来,还买了那么多布,所以我…,对不起,老爷,家里还有鸡蛋,我去给你煎两个鸡蛋。”

看到几个丫头都露出恐惧神色,赵百汇安暗暗自责,缓下语气说,“多煎几个,大家都吃。都跟你说过了,我有钱,不用担心,你这小管家婆竟瞎操心。”

过了一会儿,锦衣端出来几个煎鸡蛋,给赵百汇碗里夹了两个,其他人一人一个,她自己没准备。

赵百汇叹了一口气,这丫头是自责了。

于是从自己碗里夹了一个放锦衣碗里。

“别说话,吃饭。”

锦衣乖乖坐下,低着头不想让其他人看到她红红的眼睛。

一个鸡蛋三文钱左右,五个就是十五文钱。

锦园根本不敢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居然配得上这种餐标。

第一天来到老爷家,感觉这一整天都跟做梦似的一样。

吃完饭,她跟着三个姐姐回到西屋,继续缝制衣服。

天黑了,家里有油灯,但是没有点,早早的就躺下了。

宽敞的大通铺,睡下四个小丫头绰绰有余。

盖着老旧却很温暖厚实的被子,小丫头恐惧不安的内心充满了安全感。

“如果这是梦,那我希望永远都不会醒来。”


【考核期人数:396人,可以展开查看具体列表。】

【恭喜获得一次团队级抽奖】

“老王给力啊,几十号老爷们把家里人都搞来,居然来了三百多人。”

“加上陆陆续续到来的附近的困难人口也有两百来人。”

“我这边马上就要有六百人了,距离建村1000人,只差四百多人的缺口了。”

“可是这四百多人有点不好搞啊。”

青牛镇周边困难的过不下去的基本都来了,感觉短期内很难让人口有爆发性的增长。

这个年代普通人的思想很简单,只要有一口吃的,就不愿意背井离乡。

哪怕只是十里二十里。

这个年代,大多数人都从来没有走出过方圆十里的范围。

“上次抽奖搞了个能蒸馏出烈酒的大炉子,现在一天有二十多两银子收入,这次抽个什么好呢?”

是的,神仙酿又涨价了,现在一斤是三百文。

就是镇上的地主老爷们都不怎么喝的起了,但是大家还是在买。

甚至已经有了炒酒的趋势了。

他每天送到镇上的一百斤神仙醉,基本上刚到就会被人买光。

这还是在限购的前提下。

酒馆出货价就是三百文,其他人相互之间交易就更高了。

有酒馆三成份子的张老板前几天还找到锦绣,问锦衣能不能再提升价格呢。

“暂时来的,一个神仙醉就够此时的开销了。”

“不到六百人,平均支出是每人每天5文钱,不过三两银子。”

“每天买材料,花费也不高,就是人手再增加几倍,也能保持收支平衡。”

“那就努力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数吧,大家最缺什么呢?嗯,恐怕还是吃的。”

“要不要搞点肉食?”

“算了,就算能规模化养殖,把肉价打下来,最低也不会低过大米白面,大家伙买不起大米白面,自然也买不起肉。”

“正好现在开垦了不少荒地,那就搞点高产作物吧。”

“系统,给我抽取高产农作物的种子。”

【恭喜获得红薯种子购买权。】

【红薯已经列入购物清单】

赵百汇看了一眼列表,果然增添了红薯选项,5毛钱一斤。

“好久没吃过地瓜了,搞一点。”

赵百汇买了二十斤,用袋子背着就来到厨房。

正在厨房忙活的锦绣娘吓了一跳,赶紧放下手里的活,抢着拿过赵百汇的袋子。

“老爷,您怎么过来了,有什么事儿,您吩咐我做就好了。”

“不是什么大事,我弄了些吃食,这样,你帮我把火点起来吧。”

“老爷,您要煮什么,让我来吧。”

“我要烤地瓜,你没弄过,帮我烧火就行。”

锦绣娘只好听话照做。

下午忙活了一天的四个丫头回来上课,没见到赵百汇人,就四处去找。

结果找了半天,就看到赵百汇带着院里几个年纪小的小子丫头,正蹲在灶坑前,一脸黑漆漆的在吃着什么。

锦衣看着那张黑乎乎的脸,忍不住噗呲一声乐了出来,“老爷,你干什么呢?”

说着掏出手帕要给赵百汇擦脸擦嘴。

赵百汇躲开,“吃完的,等我吃完了再擦,锦衣,锦绣,你们快过来吃,超好吃的。”

老爷都发话了,几个做丫头的只能照做,只是她们就斯文多了。

哪怕第一次吃烤地瓜感觉十分的好吃,也没到不顾形象的地步。

赵百汇吃爽了,拍拍手起来,“晚饭再蒸上几个,没吃够啊。”

锦衣擦了擦手,过来帮他把嘴脸擦干净。

锦绣娘也在吃烤地瓜,听老爷说晚上继续吃,赶紧点点头。

这玩意真好吃啊,又香又甜,香糯软甜,真好吃。

“锦衣,这东西叫红薯,我更习惯叫地瓜,我就是准备种这东西。”

锦衣点点头,继续拿起没吃完的地瓜扒着吃,她也觉得很好吃。

“老爷,所有荒地都种这红薯吗?种子足够吗?这东西确实挺好吃的。”

“对了,这东西产量怎么样?”

“一亩地两三千斤总是有的吧?至少是一般农作物的十倍。”

吧嗒,除了几个孩子,其他人手里的地瓜都掉在了地上。

锦绣勉强笑着说,“老爷又开玩笑逗我们,天底下哪有产量那么高的东西。”

“不信咱们就打赌,赌什么都行。”

锦文笑着说,“老爷要给咱们好处啦,快,都参与进来。”

“呵,见识浅薄的小丫头,有你哭的时候。”

“丫头们,跟我来。”

赵百汇带着四个丫头,来到后院一间空着的仓库。

“告诉你们一个秘密,其实老爷我是神仙!”赵百汇扭头,想看到几个丫头错愕的神色。

结果四个丫头都只是平静的看着他。

赵百汇有些挫败,古代精神建设这么好的嘛?看见活神仙斗都不能让人吃惊?

他不服气的一挥手,一万斤红薯凭空出现,将屋子几乎填满。

“哇,老爷好厉害啊!”几个丫头兴奋激动的鼓掌。

卧槽,你们这反应不对吧,你们不应该害怕一下下吗?

这么容易就接受了。

暴露自己的底牌,是赵百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。

可以肯定,他以后还会不断拿出来各种东西来。

周围人越来越多,很难完全瞒住别人,特别是家里的几个丫头。

那不如就坦白,然后让四个丫头一起帮着打掩护。

这样才能瞒得住大多数人。

“你们就不惊讶吗?”

锦衣笑着说,“我们又不傻,早就猜到一些东西了,老爷你天天和我们待在一起,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人,老爷你拿出来的那些东西,只能是凭空变出来的。”

“其实我们不在乎老爷你是神仙还是妖怪,我们几个这辈子都赖定老爷你了。”

赵百汇眼睛有些酸,这几个丫头啊,也不怕自己真的是什么老虎精,把她们给吃了什么的。

“嗯,那我就跟你们坦白了,老爷我是意外来到这个世界的,嗯,神仙吧,老爷我有些法力,但是依然还是普通人的身躯,也会生老病死。”

“所以你们几个可别把我的秘密透露给别人。”

“老爷你放心,就算饿死我,我也不会说的!”

果然是你啊,锦文,你是什么事儿都可以拿吃的来衡量啊。

当初就不该给你取名叫锦文,叫锦猪恐怕更合适。

“那我再给你们透露一个事情,我的法力取决于手底下的人数,咱们家业越大,下面人越多,我的法力就越高强!”

嗯,一个人=10元法力值。

锦衣努力想了想,然后认真的点点头,“老爷,我明白了,锦衣一定努力,让你当上皇帝!”

我靠,丫头,这话可别乱说啊!你这小脑袋是怎么长的,你不是想让老爷当皇帝,你是想送老爷上西天啊。


六个人穿的有些破旧,但是还算干净。看上去依旧是农民,但是应该过的比大多数人强。

应该是富户一流。

村口头上一间铺子上面挂了个牌子上面有几个字--治安管理。

现在桃园村渐渐繁华起来,往来的人越来越多,就在这边设了个点。

负责为第一次来的人介绍情况,警戒不要违反村里的规定。

比如当街大小便。

“几位是干什么的?”

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老太太走过来询问。

领头的男人打量老太太一眼,只感觉对方在一身黑色制服的衬托下,显得气质不凡。

“这位婆婆,这里是桃园村吧?”

“是桃园村,你们来这边做什么?”

男人有些拘谨的说,“我听说这边有学校,可以让孩子上学,有这事吗?”

“有啊,我孙子就在学校上学。”

男人眼睛一亮,“那学校怎么收费?我听说能免费入学,是真的吗?”

“上学是免费的,而且还免费发笔发本子,那本子据说有读书人出一两银子买都没买到,我们老爷是大善人啊。”

“不过,这只有我们村子的人才有这待遇,外面的人不收,给钱也不收。”

“那我想让我儿子来桃园村,该怎么办?”

“简单,去治安所弄个临时身份证,一个月内不作奸犯科,不为非作歹,就能换正式身份证,就算桃园村的人了,就可以上学了。”

“谢谢婆婆,谢谢婆婆,治安所怎么走?”

“我带你们过去吧。”

这样的人,不止一个,自从桃园村学校能免费上学的消息传出去。

农户中条件不错的,甚至很多富户,都带着孩子到这边看过了。

最后都基本上选择将孩子留在这里,一部分一家人都在这边落户了。

特别是了解了村子里的各种福利之后,不少人都回去把地给卖了,跑到这边甘心做一个打工人。

如果只是说桃园村繁华,大家基本上都只是当故事听了,听完了也就那样,跟自己没关系,还是过着自己的小日子。

可是能让孩子上学,这就让很多人坐不住了。

特别是如果读的好,能顺利毕业,留在桃园村工作生活,每天可以白白领两文钱。

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疯狂了。

短短时间,桃园村人口就暴增到两千多人,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。

整个村子,肉眼可见的繁华起来。

赵百汇没想到办了个学校,居然能有这么好的效果。

要是早知道有这么好的效果话,当初村子一成立,他就把小学给办起来了。

好在现在也不算太晚。

当!当!当!

学校的大钟被敲响,各个教室的门陆续打开,先生们各自出来,然后学生们也陆陆续续的出来。

“走,我要去吃拔丝地瓜,你去不去?”

“一起吧,我也很爱吃。”

“快走,早点吃完饭早点过去,下午多干点活,今天争取赚四文钱。”

“今天下午要考试,我就不参加了,我有点笨,再学一次四级的课程吧。”

“九级的学生今天下午考试,不知道有几个能通过。”

“应该差不多都能通过吧,一级到八级的课程比较难。九级的常识课据说很简单。”

“九级的考生毕业了,会有一部分当先生,教其他的班级。”

“听说待遇很好,拿的是最高档的工资,一天有一元钱,再加上两毛钱补贴,等于拿上2级工资了。”

“这可打破了普通人10文钱的工资上限了啊!”

“而且只用工作半天,这待遇也太好了。要是勤奋,下午再干点什么,那小日子过的,啧啧啧。”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