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哈哈文学网 > 其他类型 > 当我发现邻居家里一麻袋美元后小说

当我发现邻居家里一麻袋美元后小说

河道沙很黑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一、邻家捡钱那是发生在多年前老家的事儿了。老家位于北方的农村,家家户户比邻而居,由于耕地紧张,每家每户的宅基地紧紧相连,院落也不大,仅能满足农忙时节里临时摆放储存粮食。我家住在村庄的外围,出门走两步就能到田地了,而在我家的更外边还有一户人家。邻居家并没有住人,他家在村子的里面还有房子住,这处宅基地储备用来给儿子长大建新房用的。当时这个别院也没有精心收拾,只是用木栅栏将院落简单的围扎起来,有一间小房子平时存放生产工具啥的,偶尔来人收拾一下。有段时间邻居在这个别院干起了做豆腐、卖豆腐的买卖,把小房子用来当豆腐工坊。自古有云,人生三大苦,打铁、撑船、磨豆腐,虽然现在磨豆腐都使用了电动磨,极大的消除了磨豆腐的苦楚,但是接下来还要将豆浆煮熟、...

主角:抖音热门   更新:2024-12-27 15:49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当我发现邻居家里一麻袋美元后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河道沙很黑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一、邻家捡钱那是发生在多年前老家的事儿了。老家位于北方的农村,家家户户比邻而居,由于耕地紧张,每家每户的宅基地紧紧相连,院落也不大,仅能满足农忙时节里临时摆放储存粮食。我家住在村庄的外围,出门走两步就能到田地了,而在我家的更外边还有一户人家。邻居家并没有住人,他家在村子的里面还有房子住,这处宅基地储备用来给儿子长大建新房用的。当时这个别院也没有精心收拾,只是用木栅栏将院落简单的围扎起来,有一间小房子平时存放生产工具啥的,偶尔来人收拾一下。有段时间邻居在这个别院干起了做豆腐、卖豆腐的买卖,把小房子用来当豆腐工坊。自古有云,人生三大苦,打铁、撑船、磨豆腐,虽然现在磨豆腐都使用了电动磨,极大的消除了磨豆腐的苦楚,但是接下来还要将豆浆煮熟、...

《当我发现邻居家里一麻袋美元后小说》精彩片段


一、邻家捡钱

那是发生在多年前老家的事儿了。

老家位于北方的农村,家家户户比邻而居,由于耕地紧张,每家每户的宅基地紧紧相连,院落也不大,仅能满足农忙时节里临时摆放储存粮食。

我家住在村庄的外围,出门走两步就能到田地了,而在我家的更外边还有一户人家。

邻居家并没有住人,他家在村子的里面还有房子住,这处宅基地储备用来给儿子长大建新房用的。

当时这个别院也没有精心收拾,只是用木栅栏将院落简单的围扎起来,有一间小房子平时存放生产工具啥的,偶尔来人收拾一下。

有段时间邻居在这个别院干起了做豆腐、卖豆腐的买卖,把小房子用来当豆腐工坊。

自古有云,人生三大苦,打铁、撑船、磨豆腐,虽然现在磨豆腐都使用了电动磨,极大的消除了磨豆腐的苦楚,但是接下来还要将豆浆煮熟、卤水点豆腐、豆腐脑包裹和豆腐压制定形,这一套工序下来也很耗费精力,其中的辛苦并没有减少多少。

邻居是个能吃苦的人,据说兄弟4人,父亲走的早,只留下寡母在家。兄弟们都是先立业后成家,靠自己的力量成家时也是苦哈哈的,那年头想去找亲戚借债也都没有地方。

不几年后,南方人(我们当地俗称南蛮子)售卖的石膏豆腐大行其道。

由于石膏豆腐出品率高、含水量大、价格低廉,虽然有着口感不佳的缺点,但是老百姓普遍不富裕、只认低价,因此卖的很好。

老式豆腐便渐渐卖不出价,用现在的话说“溢价不高”,所以被市场打的丢盔弃甲,生产规模逐渐萎缩。

邻居也很快就被迫停产歇业了,除了过年时接受乡亲们委托,临时加工制作些豆腐用来做年货,会小小地忙碌之外,平日里豆腐房不会启用,人也不常来。”

当时正值初夏北方小麦成熟的时节,家家户户忙里忙外,将粮食由田间地头搬运到农家小院,也有直接晾晒到屋顶的,所谓一片丰收的景象。


那日傍晚,夏日天长,时间已是很晚了,我提前从农田往家走。

路过邻居院口时发现木栅栏虚掩着,木门后面一个白色编织袋堆放着。

这位置一看就是临时放置,一般都是邻居懒得开锁或者忘记带钥匙,把木栅栏门从下面错开,将白色编织袋塞进去,第二天再开门好好归拢放置。

这次我也下意识以为是这样,想着农村里面能有什么好东西,除了粮食就是其它跟农作物相关。

这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吹来,大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,夏日里常有妖风作祟,这股妖风就将我的习惯认知打破了。

那时的木栅栏门经不住风吹,猛的从向前倾斜变成了向后倾斜,一下子将藏在门后的白色编织袋靠倒了。

白色编织袋向门口中间斜向倒去,那系在袋口处的绳子不情愿的散开,从松开却没完全散开的小口处掉出了一沓蓝黑色的东西出来。

这一下变故引起了我的好奇,农村娃嘛,那是好奇心巨重,而且邻里邻居,我去你家吃个苹果,你来我家割把韭菜都不用特别说话,更不叫做偷。

好像是纸币,于是我弯腰伸手去够那沓东西,发现自己人小胳膊短,刚好摸到边,却拿不出来,因此转身尝试用腿去够。

先是转头看过大体位置,在心里默记住,然后转身用右脚去踩、去勾,尝试多次后成功踩中,稍微用力,拖着那沓东西过来,拖移后发现还留下一张纸片在原地。

东西到手以后拿来一看,嚯,灰绿色的钱币、外国字、100元大钞?这个老外是谁?也是主席、总统嘛?

这钱没见过呀?这纸币不会是上坟用的吧,可做工和样式很精致,纸张也厚实,不像那种粗制滥造的货色。

不管了,拿着这沓先玩吧,看着也不像什么贵重东西,万一真是钱可就撞大运了。

当时压根没有偷窃的羞耻感,还以为不是真钱呢,剩下的那袋编织袋就不惦记了,还能给人全拿了嘛?乡里乡亲的,拿一点就可以了。
>遗留在地上的那一张纸币也不管了,无所谓了,手里已经留了很多。于是,我在门口将脚扒拉出来的沟痕进行抚扫,消除痕迹,完后拍拍身上的尘土,回家做饭去了。

二、一夜火起

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,爹娘才从地里回来,随行的还有收获的麦子,一袋袋地堆积在农用三马车上。

那辆车是从大舅手里转买过来的,当时据说是花了2000大元,在当时还是一笔很多的钱。

大舅接着添了钱又买了拖拉机,那个马力更大,不像这个三马车,马力只有8匹马力大小,我们都不敢装车太满,不然轻则黑烟涌起,重则起步失败,发动机熄火。

在将麦子包堆放到院里后,一家子吃上晚饭,由于是农忙时,父母没有时间做饭,我自己年幼会的炒菜并不多,就简单的做了满满一大锅西红柿炖茄子,农家菜,多放油、多放盐、大炖会儿指定好吃,好吃才能补充体力。

碗筷还没放下,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烟味,抬头望向院里,一股浓黑的烟柱在风的吹拂下向家里倾斜,这么浓密的烟柱,火灾估计就在附近,于是爹娘都顾不上吃饭,放下碗筷就往外跑。

收割完小麦后,农民都有烧麦秆的传统,焚烧不仅能够杀灭土壤中的病虫害,还能将秸秆转化成肥料,滋养地力,为下一季的玉米种植提供营养。

但是近几年国家为了治理大气污染,严管焚烧秸秆的情况,不过当时还没有这项政策,所以麦收之后常常黑烟滚滚。

有些人家为防止自家还没收割的小麦被点燃才会专门看管,如果整片耕地都收割完了,往往一把火烧了拉倒。

这时候往往就是我们这些住在村头队尾人家的麻烦事了,因为田地与房屋相连,由田地火势引起房屋着火的事虽然没有,但是每年都有听说,房屋也要避免被高温灼烤,这样可以防止房屋寿命变短。

我也尾随着跑出去,果然看见邻居家的木栅栏墙被点燃了,点燃的麦茬引燃的,木栅栏之间排列稠密,处于风口所以火势冲天、浓
面直接跨坐上去,对女性和小孩都比较友好。

老爹终于不用骑他那辆没有刹车的二八大杠了,那辆自行车后来成为我初中时候的专用宝座。

还记得到了地方要停车的时候,我通常会连续地在不大的地方转几个圈,将速度降下来,然后再脚刹着陆,那感觉当时觉得就很帅,后来长大了知道飞机会在天上盘旋等待之后,给自己的傻吊行为美其名曰“陆地巡航
烟弥漫,连排的木头被点燃的很快。

“快去喊人..”老爹扭头回家去,顷刻间就提了一潲(shao)水来,知道往火上喷已经来不及了,就对着还没燃起来的木头进行泼洒,娘也赶紧去提水,两人交替地泼水。”

我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还有些发懵,年纪小没经历过什么,等他们开始泼水之后才醒悟过来。

一边往村里面跑,一边大喊“着火了、着火了,麦秆引燃房子着火了,快来人救火呀……”

各家各户此时基本在家,人们陆陆续续闻到了烟味出门查看,听到我的喊声后,有拎着桶的,也有提着铁锹的,一股脑地赶了过来救火,真是一家有难、家八方支援。

我一口气跑过了一个街口、两条巷子,到了隔壁邻居在村里的家,赶紧拍门喊人,

“三伯,你家别院着火了,快来救火呀,麦茬点燃木栅栏了,快来救火呀。”

奇怪的是,喊了半天也没人应答,伸手拧了拧他家的铁门,拧不动,家里确实没有人,奇怪了,怎么天黑还没回来的吗?

眼看周围的邻居都已经知道了,我担心火势把自己家烧了,没有耐心多喊,掉头往家跑回去。

回到家时,周围聚拢了好多街坊邻居,大家都站着远远的,手里各样家伙事儿也都放下了,大火已经烧了起来,救不了了。

我赶忙排开众人走向前去,发现靠近我家的一侧木栅栏基本还在,上面淋满了水,湿漉漉的,看样子不会点燃,临近火势的地方冒着浓烟,还在发出油漆燃烧后的怪味,直熏人。

老爹已经和邻居们站在了一起,看着起火的别院一阵发愁,隔壁的邻居居然提前到了,在那里连呼倒霉,嚷嚷着今年运气不佳。

只听他嘟囔着“今年收成不好,女儿家日子也不好过,这两天都在帮助女儿家收麦子,不在家疏忽了防范~,也不知道是谁恶意报复我,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呀。”
<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