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朝后,刘禅单独留下了于谦。
待众人退去,他屏退左右侍从,朝堂瞬间安静下来。
刘禅从龙椅上走下,亲自将于谦扶起,诚恳地说:“于爱卿,朕深知你一心为国,忠心耿耿。
御驾亲征一事,朕实无必胜把握。
还望爱卿能为朕出谋划策,究竟该如何应对瓦剌之患。”
于谦见皇帝态度如此转变,心中大喜。
他赶忙将自己深思熟虑的战略计划详细说来,从兵力部署到粮草筹备,从地形利用到战术运用,无一不精。
刘禅听得认真,不时点头,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认同。
3 暗中布局刘禅心里清楚,光是仰仗于谦的智谋远远不够。
要想稳坐皇位,更妥善地应对瓦剌带来的危机,就得在朝中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。
早朝结束后,刘禅并未像往常那般返回后宫休憩。
他独自一人坐在御书房中,手中反复翻阅着大臣们的履历奏折,眼神专注而犀利。
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,洒下斑驳光影,却丝毫没有分散他的注意力。
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,他留意到了几位年轻有为却尚未崭露头角的官员。
其中一位叫林羽,年纪轻轻便在地方上政绩斐然,推行的新政让百姓安居乐业;还有一位叫苏然,在处理政务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决断力与智慧。
刘禅决定暗中召见他们。
夜幕降临,皇宫被黑暗笼罩,只有御书房还透着微弱的烛光。
林羽和苏然在侍卫的引领下,怀着忐忑的心情踏入御书房。
见到皇帝,二人赶忙跪地行礼。
刘禅亲自将他们扶起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,语气亲切:“二位爱卿无需多礼,朕今日召你们前来,是听闻你们才华出众,为国家尽心尽力,朕深感欣慰。”
林羽和苏然受宠若惊,赶忙表示为陛下效力是分内之事。
刘禅微微点头,目光坚定地说道:“如今瓦剌犯境,国家正处危难之际。
朕对国家未来早有规划,需要像你们这样的人才共襄大业。
不知二位爱卿,可愿助朕一臂之力?”
两人对视一眼,毫不犹豫地跪地宣誓,愿效忠于皇帝,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。
刘禅满意地点点头,又与他们探讨了一些治国理政的见解,这才让他们离去。
与此同时,刘禅也没忘记整顿军队。
他把于谦宣进宫中,神情严肃地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