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这些日记的人情绪激动,光是看字就能看得出来。
而叶欢则更加激动了!
“不是小偷,也不是别人和自己开的玩笑,这木箱……好像可以连通另一个时空!”
“而且另一个时空中,拥有这口木箱的人,还把自己当成了天上的神仙!”
柳仙儿他知道,在古玩店上班,什么民间传说,坊间传闻也听说过不少。
所谓的柳仙儿,其实就是民间五大仙儿之一。
狐黄白柳灰,狐仙儿狐狸精,黄仙儿黄鼠狼精,白仙儿刺猬精,而柳仙儿,则是形似柳枝的蛇精。
“难道是因为……木箱盖上彩绘的那既不像龙也不像蛇的玩意儿?”
不管是不是因为柳仙儿的缘故,叶欢都难掩激动的心情,伸手抚摸在了那口古色古香的实木箱上。
而与此同时,在另一个时空。
1982年,大街小巷里贴着新中国宣传标语。
村里的高音喇叭也在扯着嗓子唱。
“大海航行靠舵手,万物生长靠太阳……”
柳明月看着地上摆着的两袋米,一袋面,还有一桶写着金龙鱼食用调和油的透明桶。
调和油是啥意思,柳明月不是很懂,但她识字,知道食用两个字的意思。
“爹!咱不用去借米了,咱家有米了!”
“不光有米,还有面,油也有了……咱家以后都不愁吃喝了!”
八十年代,读过书能写字的人少之又少。
柳明月之所以会读书写字,全是因为她父亲柳学成。
柳学成早年间也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知识分子,但也正是因为他这个知识分子,让全家现在的生活过得水生火热的。
早些年红色敏感时期,破四旧除四害。
就因为柳学成会读书写字,被打成了右派地主老财。
带着袖标的红卫兵三天两头把柳学成拉到县里去公开批斗,还把柳家大大小小的东西都给搬空了。
那口雕花木箱还是因为当年藏在地窖里,才勉强躲过一劫。
这年头,一旦被带上地主的帽子,出门都容易被人啐两口浓痰的。
柳家被带上这个标签后,可以说是干啥啥不顺。
别人干一天农活,能有个几十工分,柳学成干一天农活,说不定一个工分都捞不到。
得亏柳明月的母亲,胡翠兰娘家接济着,东家借点米,西家奢点面,两口子才勉强把柳明月拉扯大。
柳学成又叫柳明月读书写字,东拼西凑借点钱,把她送出去念了高中,才避免让她成个盲流子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