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轰动。
“天呐!
是林渊!
真的是他!”
“那个翡翠王?
渊阁的老板?
他居然来上课了?”
“哇,真人比财经杂志上还帅!”
“快拍照!
快拍照!
(悄悄)”手机镜头无声地聚焦,窃窃私语充满了整个教室,连讲台上的老教授都推了推眼镜,露出了然的微笑。
然而,林渊的表现很快平息了所有关于“作秀”的猜测。
他提前预习课程,笔记做得一丝不苟,不懂的地方会直接举手提问,态度谦逊得如同最普通的学生。
课间,有同学壮着胆子请教古董知识或赌石经验,他也乐于分享一些入门技巧,毫无架子。
当教授在课上提到一件因修复难题而长期搁置的馆藏青铜器时,林渊甚至主动提出可以利用课余时间,在教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修复研究(当然,他需要极其小心地隐藏系统的能力,只展现出“天才级”的理解力和手工技巧)。
这份对学术的真诚和敬畏,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。
老师们对他更是赞不绝口。
那位他敬重的李教授,在私下感慨地对系主任说:“难得啊!
少年得志,富甲一方,还能放下身段,沉下心来钻研学问。
林渊这小子,心性了得。
他的成功,绝非偶然。
这份定力和对知识的渴求,才是他真正的底蕴。”
走在校园里,林渊不再是那个需要仰望的商界巨子,而是一个被学弟学妹们真心崇拜和喜爱的“学长”。
他享受着这份纯粹的身份认同。
在安静的图书馆里翻阅泛黄的典籍,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听教授剖析历史脉络,和同学们一起在食堂排队打饭……这些平凡的瞬间,让他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充实和安宁。
这是他财富和光环之外,为自己构筑的另一个精神家园。
------